政府報告
- 檢視


介紹1950年代香港棉系紡織業的情況,包括紗廠的經營情況、織造品種類、出口地等。
專題介紹了1950年代香港棉系紡織業的情況,收錄數篇文章介紹香港紡紗業、由紡紗製成胚布的過程、紡織業家和漂染整理業。
興偉製衣廠及天祥洋行的廣告
這篇回顧香港紡織業的文章是由政府新聞處撰寫,描述了當時香港紡紗業的概汜,並提供了1955年至1964年香港入口棉花、紡紗業勞動人口、棉紗產量等數據。
這篇回顧香港紡織業的文章是由政府新聞處撰寫,描述了當時香港梭織業和整理業的概汜,並提供了1955年至1964年香港梭織業產量、梭織業勞動人口等數據。
約1950年代的香港針織廠名單,記錄了187間針織廠的名稱、地址和工人數量。
1966年香港棉針織業的產品分類和廠房數量。
1962年的香港梭織廠名單,記錄了梭織廠的名稱、織布機數量和機器運作的數量。
約1950年代的香港梭織廠名單,記錄了98間梭織廠的名稱、地址和工人數量。
政府向本港紡織業製造廠發出問卷,以收集本港廠房的機器、工人、產量、出口市場等資料等。
政府於1957年10月向8間紡織業製造商進行諮詢,分別是香港紡織有限公司、南洋紗廠有限公司、久裕布廠有限公司、偉倫紡織有限公司、九龍紡織工業有限公司、中南布廠有限公司、Gin Nih Weaving Factory和大南紡織有限公司。
1949年的香港紡紗廠名單,記錄了紡紗廠的名稱、地址、紗綻數量、棉紗產量等數資料。
記錄了1949年香港14間紡紗廠生產棉紗的產量。
1949年香港棉紗廠的名單,記錄了紡紗廠的名稱、地址、紗綻數量、棉紗產量,以及針織廠、梭織廠和整體紡織業的產量。
1962年的香港紡紗廠名單,記錄了每間紗廠的名稱、紗綻數量和工人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