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 檢視


廣生堂《雙妹嚜》於1898年由馮福田先生創辦,是香港第一家化妝品品牌。品牌早在1920年代已採用印刷品進行宣傳,更聘請有「月份牌王」美譽的關蕙農先生繪畫月份牌,深受大眾歡迎。
廣生堂《雙妹嚜》於1898年由馮福田先生創辦,是香港第一家化妝品品牌。品牌早在1920年代已採用印刷品進行宣傳,更聘請有「月份牌王」美譽的關蕙農先生繪畫月份牌,深受大眾歡迎。
廣生堂《雙妹嚜》於1898年由馮福田先生創辦,是香港第一家化妝品品牌。品牌早在1920年代已採用印刷品進行宣傳,更聘請有「月份牌王」美譽的關蕙農先生繪畫月份牌,深受大眾歡迎。
司各脫乳白鰵魚肝油於1860年在英國成立。關氏沿用英國總公司的漁夫捕獲大鰵魚的商標及海岸為背景,筆觸硬朗,色彩鮮明,配上精闢的宣傳口號,比英式的原有設計更奪目吸引。
關蕙農在1920至30年代所作的大批月份牌,使他成為港澳以至東南亞地區廣受歡迎的本土月份牌畫家。據《南强日報》1929年3月21日的一則廣告稱,香港天壽堂藥行印製的關氏月份牌供不應求,數萬張印刷品在短短幾個月內被索一空,有待重印。此月份牌題材為「天女」,關氏以細致的筆觸鈎畫出仕女的面孔及霓裳飄逸的動態,並配合居派的「撞水」及「撞粉」法,將色彩、墨及水生化自然,變幻出形,既靈動又明艷,令雲間飛舞的天女活現紙上。
中國傳統的人物畫講究「形神兼備」,筆法精確簡煉 ,而月份牌畫的畫家大都傳承了這風格,畫中女子大都散發著含蓄而優雅的氣質。女性服裝的演變 ,往往反映著當時的社會面貌。畫中女子穿著的旗袍,設計較保守,高領子,顏色素樸 ,衫身寬鬆,袖長而闊,沒有突顯女性的體態。
大清帝國末期, 中國婦女仍受著「節婦」及「烈女」等封建思想影響,認為勞動階層婦女才有大足踝及豐胸盛臀,不少婦女仍要纏足、束胸。畫中女子的裝束甚有日本和服的色彩,上身束胸,裙長及地 。此畫以日常生活作題材,捕捉此女子手提籃子進入家門的一刻。
關蕙農擅長中西畫法並用,從此畫中不難看到西方透視法及光影處理的技巧。關氏用明朗的線條去勾劃畫中的琴、盛著水壺的小桌及背景屏風的立體感。人物與物件的排列前後有序,成功地營造出三維的景深效果。仕男的衣冠亦運用西方的光影技巧,以深刻的陰影法令畫面更為逼真。
1903年在倫敦成立的亞細亞火油公司,是英國殼牌運輸貿易公司與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合資開設的子公司。總公司設於倫敦,分公司遍佈五大洲。1906年在香港開設支部,名命為亞細亞火油華南公司。
永安百貨公司於1907年創業,是早期香港規模最大及最負盛名的百貨連鎖店之一。關氏為永安百貨所繪畫作以美女大特寫為主題,沒有加插商品,純粹表現畫中女性清純優雅的形象,背景留白,構圖簡潔。他擅用西方水彩畫技法,特別注重淡雅的畫法,不明顯的筆觸變化,以展現女子細致柔嫩的肌膚。
踏入30年代,香港女士們的服飾開始千變萬化。畫中女子的裙款偏向西化,衣袖及上身帶有喱士花紋,布料輕薄且裙身短,盡顯女性體態美。她的座椅、座墊及身旁的雕塑裝飾都是歐化款式。
此海報畫面色彩鮮艶豐富,可見當時的彩色印刷技術日趨成熟。關蕙農自幼因家庭影響學習西洋畫。此海報顯示他運用西方透視法的純熟,由女子的姿態到化妝鏡前的反影以至背景陳設,都甚富立體感,且層次鮮明 。海報設計,採取較直接的宣傳方式,在海報下方陳列出各式產品。
海報中的女子正在繪畫虎豹行的宣傳畫,此「畫中畫」的構思頗為創新,同時亦帶出當時女子獨立及富藝術才華的一面。
踏入1930年代,香港女士們的服飾開始千變萬化。畫中女子的裙款偏向西化,衣袖及上身帶有喱士花紋,背後的梳妝台都是歐化款式。
屈臣氏的前身廣東藥房於1828年在廣州開業,1841年南下創辦香港藥房,1871年易名為屈臣氏有限公司。1875年,屈臣氏在香港士丹利街開設香港首間飲品廠,另生產成藥、化妝品及香水等。屈臣氏公司早於1900年代已推出一系列仿傚傳统年畫風格,以吉祥字樣及人物為主題的月份牌海報,喻意吉祥且設計精美,普羅大眾都樂於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