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瀏覽
歷史與社會
戰前香港教育
太古糖廠
工展會
傳統節慶在香港
戰後工業
戰前工業
香港賽馬會資料庫
天后寶誕
一起走過的日子:六、七十年代香港社會
方寸藏珍:香港郵票發行一百五十周年
協力耕耘:嘉道理農業輔助會及戰後香港農業社會
口傳心授系列I: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貨幣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口傳心授系列 II: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同禦鐵蹄──香港的抗戰歲月
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
地理與環境
往昔家園: 從寮屋到公屋
香港地
香港燈塔
域多利監獄
邂逅!老房子:與藝術家走進百年故宅的歷史現場
船塢與香港
時代.憶記:活在香港歷史建築
消失的村落
藝術與文化
月份牌王關蕙農
香港節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紅毛墳場
江啟明香港寫生
竹棚文化
香江琴緣
游—也斯的旅程
從豆奶到普洱
獅子山下・掌聲響起・羅文
他 FASHION 傳奇 EDDIE LAU 她 IMAGE 百變 劉培基
香港景.山水情──黃般若藝術展
深刻人間:黃新波的藝術歷程
瓷緣.畫意
聲藝永存.向林家聲致敬
懷念一代詞人:林振強歌詞手稿
嶺南印記
文壇俠聖——金庸與查良鏞
傳播與媒體
香港歷史明信片
邵氏電影
香港早期電影遊蹤
從前衞到懷舊—館藏攝影器材
舊日戲院昔日情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
五花八門──香港電影的兵器世界
歷史與社會
昔日上水的鄉村生活
昔日上水的鄉村生活
中區警署
香港傳統節慶
香港傳統節慶
黃霑‧故事:深水埗的天空 1949-1960
黃霑‧故事:深水埗的天空 1949-1960
天后寶誕
天后寶誕
地理與環境
城記‧漫遊
城記‧漫遊
老街坊啟德機場
老街坊啟德機場
啟德老街坊:香港飛機工程公司元老的回憶
啟德老街坊:香港飛機工程公司元老的回憶
開飯城市
開飯城市
光景流轉:追憶衙前圍
光景流轉:追憶衙前圍
油麻地社區記憶
消逝中的上海街
消逝中的上海街
藝術與文化
竹棚工藝
竹棚工藝
關蕙農月份牌王
關蕙農月份牌王
歲月留痕 香港情與影: 何綬畫意寫實攝影專輯
歲月留痕 香港情與影: 何綬畫意寫實攝影專輯
一代瞽師的故事:杜煥(1910-1979)
傳播與媒體
香港漫畫:香港故事
香港漫畫: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明信片
香港歷史明信片
聽鍾偉明講
邵氏電影
邵氏電影
瀏覽口述歷史檔案
所有檔案
姓名瀏覽
主題檢索
進階搜尋
專題故事
土瓜灣 — 小工業與社區互相依存
衙前圍吳氏祖堂
戰前女子教育
拚搏的工業歲月
承教雜憶-細說老師百態
香港工業的人情味
認識「香港留聲」
「香港留聲」簡介
口述歷史的特色
使用須知
鳴謝
參考資料
香港記憶
關於香港記憶
最新消息
活動重溫
使用指南
輸入關鍵字
進階搜尋
特藏
所有資料
主要政府報告
最近訪問
主要政府報告
排序
預設
按日期(近至遠)
按日期(遠至近)
Go
檢視
港督委任的委員會報告: 探討香港當時貿易蕭條的原因和影響、改良目前困境和改善香港貿易的意見
這是由港督成立的委員會於1934年7月發表的報告,文中深入探討香港貿易蕭條的現象,同時就此提供改善的建議。報告指出,此乃香港首份有關經濟情況的全面報告。1930年代初全球經濟蕭條,影響香港當時的出口表現,但報告指出,中國的政經環境的變動對香港有深遠的影響。報告敘述戰前政府對中港關係的看法,並在貿易、商業和工業方面總結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地位。就此,委員會建議香港政府應在維持自由放任政策與支持本地工業的措施之間的平衡,從而回應英帝國的要求之際,又不牴觸帝國的利益。
加入我的收藏
委員會對本地童工就業以及童工立法的需要性與可行性報告
報告於1921年10月24日提交總督會同行政局審議,包含兩個部分。 第1部分記錄了工廠童工的總體狀況。第2部分描述了一些兒童受僱為散工的情況。工廠的代表與委員會會面,向委員會代表介紹該廠僱用童工的情況。委員會成員同時親臨工廠,記錄觀察所得。參與調查的包括針織、煙草、香水、餅乾、眼鏡和漿糊的廠商,以及船廠和工程公司。委員會就最低工作年齡、工作時數和兒童最重負載量提出建議。報告同時描述了10家工廠中受僱童工的工作狀況。在附錄2中,委員會成員Mr H.R. Wells在他的計劃書中額外提交了一份獨立報告, 提出讓兒童接受免費教育的建議及對教育署署長反對免費教育的回應。在附錄3中,兩名華人成員李炳和周壽臣各自提交了獨立報告,指出童工可改善貧困家庭的生活。
加入我的收藏
勞工事務主任H.R. Butters發表有關香港勞工和其生計的報告
整份報共65頁,由香港第一位勞工事務主任編製,包含12章節。首3個章節概括1910年代和1930年代中國和香港的政治環境,以及兩地歷史、文化和社會聯繫。第4章和第5章概括香港社會法規的歷史,以及有關處理罷工、合約和緊急情況的法規。第6章至第10章詳述了華資工廠的總體工作狀況、工人的生計及不同工業中各種職級工人的工資水平。第11章工人個案描述了20名來自不同階層的受訪者的背景、工作及生活水平,資料由工人向勞工事務主任提供。在最後的一章,勞工事務主任提出建議,務求改善香港勞工的生計條件。
加入我的收藏
房屋委員會報告(1923年)
這報告詳細描述了香港和九龍的中產階級和勞動階層的生活和住屋條件。當中提出興建更多房屋和改善交通,作為增加房屋的措施。
加入我的收藏
房屋委員會報告(1935年)
這報告由總督委任的維多利亞城和九龍住屋問題研究委員會撰寫,着眼住屋擠迫問題及其對肺結核病的影響,同時提出改善的方案。報告記錄了香港貧困階層的生活成本和住屋情況。當中闡述了一個現象,就是大部分華資工廠是家庭式操作的工業,無能力設置獨立廠房。研究發現大部分一屋多伙的唐樓地下是商舖和工場。委員會提交了意見書,促請工廠從人口稠密的地區撤出,以及為貧困階層建造合符標準的房屋。附錄中有人口密集區典型唐樓的平面圖。
加入我的收藏
全選
添加選中藏品到我的收藏庫
確定
創建新的收藏夾
收藏夾名稱
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