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訪問

口述歷史

  • 檢視
  • 1970年代中電子錶的興起
    電子錶的面世是手錶業的大革命。電子錶於1970年代中期在美國流行,後轉型為電子行針石英錶。一般手表配備「三匙一巴的」,電子錶要動用4粒按鈕,又要求防水和鏡面印圖。當時香港鐘錶界未發展相關技術。梁龍記表壳製造廠較早掌握電子表的技術,梁偉浩又了解成錶買價,為梁龍記帶來巨額利潤。每粒電子錶按鈕當年可賣4美元(現時只值0.5元),電子錶殼每個可賣14美元。同時巴的廠、絲印廠亦獲厚利。本地其他錶殼廠各出奇謀,仿效梁龍記開發電子錶殼。1974年至1977年,生產電子錶殼的廠家全部獲利。1974年至1982/83年是本地鐘錶行業的高峰期。
  • 1980年代初電子錶的沒落

    香港鐘錶業早年以生產粗馬錶為主。1970年代,粗馬錶沒落,電子跳字錶在美國和日本面世。電子錶新潮,功能眾多,部分廠家投入電子錶芯生意,獲利後轉營電子玩具。不少本地電子廠一窩峰生產晶片,部分晶片從日本進口,再在香港加工。電子錶快起快落。1980年代中,電子機芯和電子錶生產過盛,推低價格,以致廠家無利可圖,加上廠家不重視品質控制,港產電子錶品質不理想,令消費者失信心,電子錶走上沒落之路。電子錶熱潮過後,主要生產商有卡西歐及ODM。卡西歐專營電子錶,品質有保證,關鍵在晶片和電纜質素高。1980年代至1990年代是卡西歐的天下。1981/82年,日本和瑞士推出石英行針錶。石英行針錶因運行準確而深受歡迎,發展成今日手錶的主流。得利曾投入電子錶殼生產,後來梁偉浩見電子錶銷售不理想,決定專營行針石英錶,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

  • 各類鐘錶廠的關係

    香港鐘錶業早期分工清晰,錶殼和錶帶廠不生產周邊產品,例如錶殼廠向其他供應商買入生產錶殼必需的模胚。成錶生產商買入錶殼、巴的、錶帶、玻璃錶面,從事成錶裝配。現在跨工序生產普遍,得利鐘錶製品廠曾生產錶帶,兼營電鍍。鐘錶業內各有大小手錶配件工廠,錶殼廠以梁龍記表壳製造廠的規模較大,行內小廠為主,相同工序的工廠沒有聯繫。1970年代,外判和分判不流行。1970年代末,梁龍記曾將開坑和打磨等工序分包。早期得利接到不少梁龍記客戶的訂單,部分訂單交由老友廠外判,生產全隻手錶。1970年代末有不少打工仔開辦小型加工廠,改善生活水平,造就外判和分判模式,小型廠多以分判起步。

  • 1980年代後行針石英錶的主導
    1980年代中期電子錶高潮過後,行針石英錶漸成手錶主流,錶殼廠發展趨向穩定。電子錶低潮時,不少錶殼廠受壞帳拖累。錶廠主攻石英表後,設備較先進,業務亦較規範。本地廠學習卡西歐的管理模式和技術。行針石英錶與機械錶生產模式相近,而行針石英錶的防水功能和精確程度比機械錶更好。
   添加選中藏品到我的收藏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