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衣業歷史回顧:戰後的萌芽和起步、歐美配額問題、北移後的沒落

香港製衣業在戰後初年起步,當年香港有不少熟練車衣工人,廠商重視誠信和品質,加上良好的金融、通訊和交通等配套,而亞洲鄰近國家的工業尚未起步,未有對香港構成競爭,這都是製衣業興起的因素。1950年代香港成衣主要經洋行出口至非洲的英國屬地,後來直接向英國、美國、德國出口,製衣業踏入繁榮時期。1970年代初美國向港產成衣實施配額限制,初時港英政府將所有配額分予外資出口商(洋行),華資廠商大吃苦頭,其時任職工業總會製衣組主席的陳瑞球,聯同周忠繼、林根成等業界代表據理力爭,分途游說政府官員和立法局議員,最後成功爭取配額由出口洋行與廠商平均分配。陳瑞球與工業總會高層開會時,與會的高層大多是洋人商家,會議循例以英語進行,對華人廠商是一大難題,當時陳瑞球要求以粵語進行,成功說服洋人商家支持華人廠商的訴求,陳瑞球至今仍津津樂道。製衣廠商獲取半數配額後,再按各廠的產量分配,廠商亦可合法轉售配額予不獲配額的廠家。陳瑞球認為廠商持有一半配額,可提升議價能力 (bargaining power),不會任由洋行開天殺價,讓本地製衣廠有生存空間,因此促進香港製衣業蓬勃發展。1970年代末是香港製衣業的高峰,製衣廠聘用的工人佔製造業工人的4成,本地成衣出口總值佔港產製品的4成。美國配額政策推出後,不少本港廠商轉往東南亞和南亞國家設廠,利用當地未受配額限制的優勢,但港商設廠需要適應各國的政策和文化差異。1980年代隨着本地工資上漲,適值內地改革開放,不少港商北移設廠,香港成衣生產逐漸收縮,現時幾已消失殆盡。近年內地經營環境趨於惡化,政府規定最低工資,不少低薪工人要依法加薪,熟練工人見低技術工人獲加薪,當然向廠方爭取同等待遇,因此勞動成本上漲,陳瑞球多番嘆息工資問題拖垮香港廠商。此外,陳瑞球於內地守法設廠,外國品牌公司重視人權,間中派人到廠巡視,長江製衣依法支付工人加班費,不像某些內地同業剋扣工資。港商在內地設廠成本逐年上升,加上外國客戶不一定接受加價,陳瑞球認為港廠在內地前景不明朗。

受訪者
公司 長江製衣有限公司
日期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22分1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資料來源 香港記憶計劃口述歷史訪談
儲存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CSK-SEG-011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