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訪問

口述歷史

  • 檢視
  • 中國染廠歷史。荃灣廠房環境。業務遠至西非。廠房遷元朗應對環保政策。與法國公司合作
    1949年,查濟民由上海來香港。查濟民的岳父劉國鈞是常洲大成染廠的創辦人,在內地紡織界很有地位。中國政權更易,查濟民遷移來港,並於1949年在荃灣青山道創立中國染廠。中國染廠初時只是一間小型工廠,主要做漂染工序,用染缸來染布(行內稱積架缸),每缸生產量只有幾百碼至一千碼布。當時中國染廠的廠房位於一條大水坑側,後來中國染廠生意擴展,乃在大水坑的另一邊加建廠房,是為新廠。新廠與舊廠之間建一小橋連接,横跨大水坑,方便布疋物料運送。現在大水坑已被覆蓋,上面已興建愉景新城及大涌道。平時這大水坑水流不多,但每逢大雨或颱風暴雨過後,從蓮花山及曹公潭沖下的水流可以充滿整條大水坑,水勢洶湧。以前中國染廠未有污水處理設施,印花染色工序造成的污水,經大水坑排出大海。後來社會增加環保意識,而工廠周圍迅速發展,荃灣人口倍增,新聞記者及學生等愛在大水坑拍照或提取水質樣本,從水的顏色引證污染情況。中國染廠自成立以來不斷更新生產設施,屢創先河,是全港第一家公司引入銅輥印花機(copper roller printing machine),亦是第一家工廠引入布疋預縮加工藝設備。
    陳健強1972年加入中國染廠,大學時修讀化學工程。當年大學課程鮮有漂染的專門學科,環保概念尚在萌芽階段。當時漂染紡織業較興旺,具規模的染廠很多,有10多間大廠,每間僱用員工約千人,除了中國染廠,還有太平、乾豐、鼎豐、香島、慶豐、華南染廠、寶隆(位於西貢),另有其他很多間有規模的染廠。當時至1980年代末,香港的布類產品有棉布、滌綸/棉混紡,即免熨「的確涼」。中國染廠曾經在柴灣角設有新界紗廠,經營紡紗織布。查氏紡織集團(簡稱查氏集團)曾在1960年代於西非尼日利亞(Nigeria)設廠,把握合適時機,建立垂直生產架構(vertical set-up),由種棉花、紡紗、織布到印染等,一條龍生產。高峰時在西非有10多間廠,於加納、剛果、Togo(Lome)等西非國家都有工廠設施,估計僱用總人數超過2萬幾人。陳健強認為查氏集團對西非蠟印行業和真蠟印花技術貢獻良多,集團產品佔西非蠟印市場八成以上,將蠟印業由家庭式手工業演變成龐大生產企業,將一種印染技術由一家企業全力推動,可謂一項奇跡。陳健強1972年入行時,由印花間做起。印花間主要印染滌/棉和純棉布質,當時質量要求不算高,產量第一,講究效率,而顧客鮮有投訴品質問題。香港生產成本愈來愈高,至1987年,查濟民因應環保問題,及早為1990年代中期實施環保排污控制做準備,曾考慮留港或搬遷內地的兩手方案。當時中國染廠已申請元朗工業區廠地,同時準備在內地設廠,剛巧碰上北京六四事件,遂決定留港繼續經營業務。1992年開始興建元朗工業村廠房,1993年9月29日舉行開幕禮。搬入元朗工業村後,經營方式及客戶都有所改變,中國染廠派出營業部人員直接與歐美品牌聯絡,直接為品牌客戶做布,例如:GAP、Old Navy、Polo、Tommy Hilfiger、Nautica、Ann Taylor、馬莎等,至今已有10多年合作關係。品牌客戶對品質要求提高,對生產者是一大挑戰,亦推動生產者提升技術。
    香港約於1994 / 95年開始落實環保政策,香港大部分染廠結業或遷移內地,效果立竿見影。例如:華南染廠原設於觀塘工廠區,因周圍無空間建污水廠,唯有結業,把機器搬上內地。一兩年間,很多染廠銷聲匿跡,而中國染廠因已於1989年決定遷廠至元朗工業村,得以繼續經營。中國染廠建立的污水處理站,在香港算是規模龐大的設施,日處理5,000噸污水。污水滯留處理時間約需20小時,解決酸鹼值(pH)、化學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顏色及溫度等問題。用這樣短時間去除污物非常困難,中國染廠從內地引入生化處理技術幫助處理污水,該技術包含厭氧、好氧、曝氣、沉澱、碳處理等生物碳化程序。中國染廠針對污水處理,投資於基礎建設、培菌、填料、電力、中和化料等,為數超過千萬元。印染污水屬鹼性,處理印染污水需用硫酸加以中和,再加入其他材料加速沉澱及降低溫度等。中國染廠搬入元朗工業村後,約於1993年至1994年,與法國著名紡織公司DMC(Groupe DMC(Dollfus Mieg and Cie))合作。DMC通過中國染廠發展中國的業務,中國染廠亦從彼此合作不斷提升拔印及處理人造棉纖維等技術。2002年,歐洲的印染經營環境變差,DMC撤離投資,合作關係結束。
  • 中國染廠的印染業務、工序、技術和演變
    中國染廠主要做成衣布料的漂染工序。中國染廠主要做梭織(woven fabrics)的布,福田(福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做針織(knitted fabrics)的布,兩者機器和生產方式不同。中國染廠做梭織成衣布料,另有公司做床單、窗簾、功能布等。中國染廠一向多做麻、棉等布料,即自然纖維(nature fiber),較少做化學纖維如尼龍、滌綸等布料。
    中國染廠其他漂染業務。1976年至1977年,中國染廠購置由法國人所設Subliprint Far East Ltd的工廠,該廠於屯門開設,專門做轉移印花。轉移印花技術是把花樣印於紙上,再轉印至滌綸布上。現在該廠轉型生產彈力絲,即成衣布用的彈性人造纖維(spandex)。
    中國染廠布疋來源。1970年代至1980年代,因本地生產成本高,新界紗廠結業,生產工序遷往內地或非洲。中國染廠從不同地方入口布胚,例如巴胚、印尼胚或內地胚布,然後加工。
    漂染前處理的工序。胚布運到染廠後,先「燒毛退漿」。燒毛指燒掉胚布布面細毛,使布面光潔。至於退漿,因織廠為防止織布時紗線斷裂,會在織布前先上漿,染廠便要先退漿,以免布不能均勻上色。退漿工序會增加染廠污水處理上的負擔,即COD loading,指數可由1,000ppm至高達30,000ppm不等。其後工序是煮練,把纖維上的油脂及雜質除走。然後是漂白,把天然色素用氧化劑除掉,使布變白。繼而是絲光,將漂白布經濃鹼的處理(或工業上稱為燒鹼,化學名稱為氫氧化鈉),增加布的吸色量,改善布面穩定性,令布面有光澤。這些工序統稱為前處理工序。之後可做染色及印花。印花染色涉及染化助劑較多。染料按布種、顏色、牢度(fastness)應用於不同纖維,不同染料用於不同纖維。牢度意指布的脫色程度。牢度測試也有多種,成品布的測試包括強度、色牢、滑紗、回彈、縮水、甲醛含量、功能性等問題。一個完整測試(full test )需要2,000至3,000元。染色有不同機種。例如冷染:適合深色,所需能源少,滲透好。有些是連續染:效率高,布面較靚,顏色較均勻。不同染色方法配合不同染料。印花道理也一樣,如直接印花、拔印、防印等,不同方法營造不同印花效果。漂染後整理技術。布印染後,染料還未固色。固色程序是經過氣蒸(steaming )、高温、多次洗水等步驟。所有印染布都經過洗水,將容易褪色的染料(loose dye)洗褪,以免家居洗衣時仍脫色。洗水後到整理,整理包括改變布的質感,即手感(hand feel)。手感有桃皮(peach skin)、鼹鼠皮(moleskin)、鑽石磨毛(microsand)、碳素磨毛(carbon brush)、陶瓷磨毛(ceramic brush)等效果,用不同機械方式改變布的手感。此外,有不同的功能性整理,例如防縐、防水、防油、防菌、防紫外光、吸濕排汗、透氣、有香味(如骨膠原、人蔘味)等,這些都是後整理的工作。縮水也是整理工序,現時每件成衣規定3%縮水範圍。整理技術還可令布面有光澤,叫軋光、電光。布料加入橡筋變彈力布,有經彈或緯彈。一件衫的洗水壽命一般約50次,現在中國染廠的整理技術達到洗50次也不縐,不用燙,這是中國染廠不斷研發技術的成果。不過,研發技術要保持成本不能太貴,且要滲入環保元素,如有機棉、可循環再用纖維等,要有證書。
    中國染廠因能源成本高,近年改變生產方針:在香港維持廠房運作,把工人數目由500人縮減至120人,但沒有減少生產,唯有增加外判(outsourcing),接單後由內地紡織印染廠加工。中國染廠與內地做印染、織布的工廠建立合作關係,發單給他們,中國染廠則負責控制品質和交貨期。中國染廠在香港生產愈來愈少,以香港為培圳、研發、控制中心,走貿易(trading)路線。
    內地與東南亞國家的成本比較。內地在成本方面的競爭力不及印度。根據雜誌報導,印度的生產成本是內地的六成,越南的生產成本是內地的四分一。中國染廠用良好的服務競爭,例如交貨期準、品質有保證等,以維持客戶。
  • 中國染廠的垂直生產架構。西非業務發展。中國染廠布源
    中國染廠的垂直生產架構(vertical set up):查氏紡織集團現在由查濟民女兒查美龍打理,仍大力投資在紡織的垂直生產鏈上。集團最近於新疆買了6萬畝地,由源頭開始種棉花,在當地設有軋花廠,將棉果軋碎取出棉花,再由紡紗造成粗紗、細紗,供應布廠織布,之後有印染整理,供應不同客户需要,再下面是製衣廠。這叫做垂直生產架構。1970年代,中國染廠已有垂直生產組織,在西非種棉花,於尼日利亞和加納共有5間染廠,在尼日利亞有4間紗布廠,其餘幾間分佈在其他較細小的西非國家。當時香港人獲派往西非主理生產業務,可攜帶家眷。查氏集團將當地蠟染手工業提升為機械式大量生產。生產的蠟印布種全部供應西非市場,開頭佔八成市場佔有率。後來查氏集團減少在西非投資,主要因為其他公司在西非或內地開設蠟印染工廠,競争愈趨激烈。當地走私太猖獗,且工會勢力強大,不斷要求加薪導致成本上漲,走私布的市價比集團工廠在當地出產的布價更便宜,嚴重打擊集團的經營利潤。近年西非政府貸款吸引投資,集團正考慮再在西非設廠。面對西非國家邊境走私的問題,集團工廠將轉做高檔產品,避免別人抄襲。中國染廠在香港的胚布來源:中國染廠在香港沒有生產布匹,入口來源自各地,若集團公司轄下的內地織廠有合適布種,一定先向這些織廠採購。一般普通布種來自巴基斯坦,燈心絨多來自內地。近年內地有做高支高密的布,這是薄的、密度高的布種。中國染廠未有內地織廠前,布多購自巴基斯坦、印尼、台灣。台灣主要生產化學纖維如人造棉、滌綸、尼龍等,因台灣有不錯的石油工業。除了新疆,查氏紡織集團在常州、海寧有織廠,在重慶正興建染廠。集團的內地生產單位獨立運作,各自有不同的客源,中國染廠只會在價錢得宜、布種合適時向集團旗下的內地單位買布。
    查氏紡織集團的香港工廠之間合作:新界紗廠早在1970年代結束,部分工人派到西非工作。新界紗廠與中國染廠在業務上合作不多,另外有三間小型製衣廠,彼此沒有合作。集團有關的製衣廠有的專供應印尼市場,有的專供應歐洲市場,故合作不多。
  • 1970年代至2000年代中國染廠推銷及營運模式的演變
    推銷及與客戶的營運方式:近年的做法是這樣的,每一季例如春季三四月或秋季九十月,買家來到香港,事先通知供應商,並安排好見面次序。中國染廠會預備好產品掛樣,向買家介紹新布種、新技術,買家憑布的手感、質感判斷,取出合乎要求的布辦,可能有幾十個品種,叫供應商做布辦和報價。中國染廠營業部同事要事先掌握市場形勢,若知道對方做褲,便要準備好厚質布,如知道對方做嬰兒服裝,便準備薄布。買家要求做顏色辦後,跟着便議價並於下一季落單。中國染廠的買家都是著名品牌,雙方有穩定的合作關係,這些買家要求試辦,所試的辦通常會成功。買家會保持與幾個供應商合作,不會將雞蛋放在同一籃裏。每年中國染廠營業部同事會主動去美國拜訪品牌買家(final buyer),直接向買家介紹中國染廠的印花款式和布種。合作方式是品牌買家向製衣廠落成衣訂單,但指明各部件的供應商,例如指明向中國染廠買布,買布的交易就是製衣廠與中國染廠之間的事情,製衣廠處理生產過程的細節,如品質管理、損耗等,品牌買家到期接收合格的成衣。
    1970年代行業運作用代加工的方式(commissioning),當時有buying office,即布行,這些布行直接找品牌客戶(brands),角色是幫助品牌客戶代理各個生產步驟,包括找布料、染廠、製衣廠等,代理品牌完成整個買料和生產程序。中國染廠的營運很簡單,收到布廠交來的布,便按要求做漂染,這樣做好處是由布行負責跟品牌客戶處理生產過程的細節問題,壞處是布行賺取中間利潤。現在一樣有布行代理外國品牌,通常交內地廠生產。中國染廠有很廣泛的胚布來源,可以掌握價錢,現在已不用布行做中間人,賺到的利潤較好。
    中國染廠與法國DMC(Dollfus Mieg and Cie)合作:中國染廠替DMC尋求布種,DMC對品質要求高,派人監察由胚布到顏色、成品布的品質等每一個細節。當年人造棉非常流行,但人造棉沾水,布料強力便會降低,加工工序較困難,不是每間廠都可做到。中國染廠從台灣、南韓入口人造棉胚布,然後加工。中國染廠也有與馬莎及GAP合作做人造棉加工。人造棉的懸垂性較好,適合做女士穿的裙。屯門曾有一間Subliprint印花廠,當時做轉移印花,現在改做化學品生產。
  • 中國染廠的勞工狀況及工作條件
    染廠工人多男工,因舊式染廠工作環境差,生產車間使用蒸氣,車間很熱,地下濕滑,需要男工做粗重工夫。中國染廠的車間環境不一樣,因鮮風對流好,車間不算很熱,環境尚算良好。中國染廠車間生產員工一向多數是男工,以前每個車間的書記工都是女員工,現在女員工做實驗室、測試、分析等工作。現在男女工各佔一半。2004年業務最高峰時,全廠約有480多人。工作分兩班制,每班12小時。荃灣廠房時期分三班制,8個小時一班。廠房自搬入元朗工業村後,由於老一輩工人不願跟入元朗,又沒有青年人入行,勞工不足,便改為兩班制,9小時工作,3小時加班。陳健強認為以前8小時工作,人人很有衝勁,但現在12小時工作時間太長,工人容易疲累。不過,加班費是正常工資1.5倍,減少加班的話,會令工資減少,導致工人流失。中國染廠搬入元朗工業村後,提供廠車接送工人,起初有5至6部廠車,最遠由葵涌出車,另有車在元朗、天水圍接送工人。廠房在荃灣時,只有練習生和某些職員有宿舍。宿舍位於廠房天台,建有10多個房間,因對着大烟窗,環境強差人意。工人工資以日薪、月薪計算。年資淺的工人、花王、看更以日薪計,現在大部分是月薪員工。以前以職級計算薪金,分為工人、技工、領班、主管等。另有花紅,計算方法依職級:最低級是普通工人,然後是四分一職員,即花紅是職員花紅的四分一;然後是二分一職員,即花紅是職員花紅的二分一,然後是職員。紗廠、布廠好景時,職員一年的花紅有七八個月人工,生產部門的四分一員工有兩個月人工作為花紅。
   添加選中藏品到我的收藏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