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染廠的垂直生產架構。西非業務發展。中國染廠布源

中國染廠的垂直生產架構(vertical set up):查氏紡織集團現在由查濟民女兒查美龍打理,仍大力投資在紡織的垂直生產鏈上。集團最近於新疆買了6萬畝地,由源頭開始種棉花,在當地設有軋花廠,將棉果軋碎取出棉花,再由紡紗造成粗紗、細紗,供應布廠織布,之後有印染整理,供應不同客户需要,再下面是製衣廠。這叫做垂直生產架構。1970年代,中國染廠已有垂直生產組織,在西非種棉花,於尼日利亞和加納共有5間染廠,在尼日利亞有4間紗布廠,其餘幾間分佈在其他較細小的西非國家。當時香港人獲派往西非主理生產業務,可攜帶家眷。查氏集團將當地蠟染手工業提升為機械式大量生產。生產的蠟印布種全部供應西非市場,開頭佔八成市場佔有率。後來查氏集團減少在西非投資,主要因為其他公司在西非或內地開設蠟印染工廠,競争愈趨激烈。當地走私太猖獗,且工會勢力強大,不斷要求加薪導致成本上漲,走私布的市價比集團工廠在當地出產的布價更便宜,嚴重打擊集團的經營利潤。近年西非政府貸款吸引投資,集團正考慮再在西非設廠。面對西非國家邊境走私的問題,集團工廠將轉做高檔產品,避免別人抄襲。中國染廠在香港的胚布來源:中國染廠在香港沒有生產布匹,入口來源自各地,若集團公司轄下的內地織廠有合適布種,一定先向這些織廠採購。一般普通布種來自巴基斯坦,燈心絨多來自內地。近年內地有做高支高密的布,這是薄的、密度高的布種。中國染廠未有內地織廠前,布多購自巴基斯坦、印尼、台灣。台灣主要生產化學纖維如人造棉、滌綸、尼龍等,因台灣有不錯的石油工業。除了新疆,查氏紡織集團在常州、海寧有織廠,在重慶正興建染廠。集團的內地生產單位獨立運作,各自有不同的客源,中國染廠只會在價錢得宜、布種合適時向集團旗下的內地單位買布。
查氏紡織集團的香港工廠之間合作:新界紗廠早在1970年代結束,部分工人派到西非工作。新界紗廠與中國染廠在業務上合作不多,另外有三間小型製衣廠,彼此沒有合作。集團有關的製衣廠有的專供應印尼市場,有的專供應歐洲市場,故合作不多。

受訪者
公司 中國染廠集團有限公司
日期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17分5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資料來源 香港記憶計劃口述歷史訪談
儲存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AY-CKK-SEG-004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