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染廠歷史。荃灣廠房環境。業務遠至西非。廠房遷元朗應對環保政策。與法國公司合作

1949年,查濟民由上海來香港。查濟民的岳父劉國鈞是常洲大成染廠的創辦人,在內地紡織界很有地位。中國政權更易,查濟民遷移來港,並於1949年在荃灣青山道創立中國染廠。中國染廠初時只是一間小型工廠,主要做漂染工序,用染缸來染布(行內稱積架缸),每缸生產量只有幾百碼至一千碼布。當時中國染廠的廠房位於一條大水坑側,後來中國染廠生意擴展,乃在大水坑的另一邊加建廠房,是為新廠。新廠與舊廠之間建一小橋連接,横跨大水坑,方便布疋物料運送。現在大水坑已被覆蓋,上面已興建愉景新城及大涌道。平時這大水坑水流不多,但每逢大雨或颱風暴雨過後,從蓮花山及曹公潭沖下的水流可以充滿整條大水坑,水勢洶湧。以前中國染廠未有污水處理設施,印花染色工序造成的污水,經大水坑排出大海。後來社會增加環保意識,而工廠周圍迅速發展,荃灣人口倍增,新聞記者及學生等愛在大水坑拍照或提取水質樣本,從水的顏色引證污染情況。中國染廠自成立以來不斷更新生產設施,屢創先河,是全港第一家公司引入銅輥印花機(copper roller printing machine),亦是第一家工廠引入布疋預縮加工藝設備。
陳健強1972年加入中國染廠,大學時修讀化學工程。當年大學課程鮮有漂染的專門學科,環保概念尚在萌芽階段。當時漂染紡織業較興旺,具規模的染廠很多,有10多間大廠,每間僱用員工約千人,除了中國染廠,還有太平、乾豐、鼎豐、香島、慶豐、華南染廠、寶隆(位於西貢),另有其他很多間有規模的染廠。當時至1980年代末,香港的布類產品有棉布、滌綸/棉混紡,即免熨「的確涼」。中國染廠曾經在柴灣角設有新界紗廠,經營紡紗織布。查氏紡織集團(簡稱查氏集團)曾在1960年代於西非尼日利亞(Nigeria)設廠,把握合適時機,建立垂直生產架構(vertical set-up),由種棉花、紡紗、織布到印染等,一條龍生產。高峰時在西非有10多間廠,於加納、剛果、Togo(Lome)等西非國家都有工廠設施,估計僱用總人數超過2萬幾人。陳健強認為查氏集團對西非蠟印行業和真蠟印花技術貢獻良多,集團產品佔西非蠟印市場八成以上,將蠟印業由家庭式手工業演變成龐大生產企業,將一種印染技術由一家企業全力推動,可謂一項奇跡。陳健強1972年入行時,由印花間做起。印花間主要印染滌/棉和純棉布質,當時質量要求不算高,產量第一,講究效率,而顧客鮮有投訴品質問題。香港生產成本愈來愈高,至1987年,查濟民因應環保問題,及早為1990年代中期實施環保排污控制做準備,曾考慮留港或搬遷內地的兩手方案。當時中國染廠已申請元朗工業區廠地,同時準備在內地設廠,剛巧碰上北京六四事件,遂決定留港繼續經營業務。1992年開始興建元朗工業村廠房,1993年9月29日舉行開幕禮。搬入元朗工業村後,經營方式及客戶都有所改變,中國染廠派出營業部人員直接與歐美品牌聯絡,直接為品牌客戶做布,例如:GAP、Old Navy、Polo、Tommy Hilfiger、Nautica、Ann Taylor、馬莎等,至今已有10多年合作關係。品牌客戶對品質要求提高,對生產者是一大挑戰,亦推動生產者提升技術。
香港約於1994 / 95年開始落實環保政策,香港大部分染廠結業或遷移內地,效果立竿見影。例如:華南染廠原設於觀塘工廠區,因周圍無空間建污水廠,唯有結業,把機器搬上內地。一兩年間,很多染廠銷聲匿跡,而中國染廠因已於1989年決定遷廠至元朗工業村,得以繼續經營。中國染廠建立的污水處理站,在香港算是規模龐大的設施,日處理5,000噸污水。污水滯留處理時間約需20小時,解決酸鹼值(pH)、化學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顏色及溫度等問題。用這樣短時間去除污物非常困難,中國染廠從內地引入生化處理技術幫助處理污水,該技術包含厭氧、好氧、曝氣、沉澱、碳處理等生物碳化程序。中國染廠針對污水處理,投資於基礎建設、培菌、填料、電力、中和化料等,為數超過千萬元。印染污水屬鹼性,處理印染污水需用硫酸加以中和,再加入其他材料加速沉澱及降低溫度等。中國染廠搬入元朗工業村後,約於1993年至1994年,與法國著名紡織公司DMC(Groupe DMC(Dollfus Mieg and Cie))合作。DMC通過中國染廠發展中國的業務,中國染廠亦從彼此合作不斷提升拔印及處理人造棉纖維等技術。2002年,歐洲的印染經營環境變差,DMC撤離投資,合作關係結束。

受訪者
公司 中國染廠集團有限公司
日期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19分4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資料來源 香港記憶計劃口述歷史訪談
儲存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AY-CKK-SEG-001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