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北移公司踏入高峰、1980年代香港廠房的收縮

1970年代初,新法工業有限公司生意擴張,廠房從西環搬到黃竹坑,李世奕夫妻有充裕資金投資物業。有時訂單應接不暇,新法便提供原料和工模,將部分生產工序外發加工,並派人督工和指導。1978年起,新法生產線北移。當時內地勞工充足,新法專挑年輕精明的工人;人民幣滙率低,減低生產成本;香港勞工條例日趨完善,卻加重本地的經營成本。李世奕夫妻初期選擇在家鄉附近開廠,後因路遠改在寶安設廠。新法北移發展後,美泰兒、麥當奴等外國客戶主動送上訂單,黎潔芳和兒子每週北上管理廠務。
約於1988年,新法的香港生產線全部北移。在全部北移前的過渡時期,內地和香港工廠同時開工,內地廠房負責複雜工序,香港廠房則主力做包裝。香港的廠房逐步收縮,工人分成小批遺散。新法因平日勞資關懷和睦,遺散工人時沒有工潮。新法在生產北移後產量大增,可接一億元的大訂單。香港廠房最高峰時聘請500名工人,內地廠房最高峰時聘請1萬人,此時企業第二代已開始接班。新法的高峰期約為1992至2000年。

受訪者
公司 新法工業集團企業有限公司
日期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8分1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資料來源 香港記憶計劃口述歷史訪談
儲存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KF-SEG-009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