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子業的過去和現狀、對香港工業未來發展的建議

自依利安達在1970年代初創業以來,香港電子產品演變迅速,每兩三年便有新產品面世,諸如計算機、電子表、電視遊戲機、手提電話和個人電腦等。當年從事高科技的廠商包括偉易達、德昌電機、王氏電腦、華科電腦和依利安達等。偉易達生產電子玩具和流動電話為主;德昌專門生產馬達;王氏是線路板生產商,後來兼營電子產品及原材料貿易。依利安達領導線路板工業,工程、生產和銷售部門皆有員工離職創業,有些員工的公司更發展成獨當一面的企業,蘇章盛認為開枝散業是電子業的生態。蘇章盛指出,1977/78年至1982年是電子零配件行業高峰時期,當時電子消費品不斷推陳出新,形成龐大的本地市場,零部件的工廠數目和產量達到高峰。
1982年後,個人電腦成為主流電子消費品,不少零配件企業改為生產硬盤等技術產品。香港缺乏半導體生產,未能滿足電腦廠商的需要,堆疊記憶體等配件要從台灣和南韓等地入口,香港的電腦工業比台韓兩地落後。此外,1980年代中,電子消費品的組裝工序北移,本地市場日益收縮,限制零配件等技術產業的發展。蘇章盛認為,電子廠商要考慮市場,不能盲目追求技術。當年大埔工業邨有數間電子廠從事高科技生產,例如:華科電子生產矽晶片,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才,但政府支援不足,以致在工業邨的廠房不能長期堅持,逐漸轉營消費品生產,包括液晶體顯示器和電子表等。
生產北移是電子業的近年大勢,香港經濟亦從製造業向服務業轉型,依賴金融、旅遊等行業。蘇章盛指出,香港形勢特殊,處於西方自由經濟和中國計劃經濟中間。蘇章盛認為,現時在香港發展工業,性質如同經營社會企業,富商、大企業興趣不大。蘇章盛強調香港政府的牽頭角色,勸喻官員兼採內地和西方經濟模式,為本地電子業以至整體製造業謀求出路。蘇章盛提及兩項建議:
一、政府應該帶頭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原型生產,再供應內地或外國的製造商大量生產。由於訂單少,貨辦的單位成本較高,比大量生產高5至6倍,一般要兩星期內交貨,大企業沒有興趣接單。原型生產不會採用細緻分工的運作模式,適合中小企業承辦,這可為香港𩂘子企業製造生存空間,且是有利可圖的生意。
二、歐美有不少中小型家族工廠,員工只有30至40名。這些企業經營困難,在當地已處於夕陽階段,但因家中長輩堅持,縱使虧蝕亦不能結束。香港現在有不少空置工業大廈,政府可考慮將這類企業借植香港。這類企業在香港設廠生產後,在當地仍保留市場和工程等部門,可將一部分產品運回當地銷售,一部分出口內地。

受訪者
公司 依利安達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日期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24分3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資料來源 香港記憶計劃口述歷史訪談
儲存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DAVIDSO-SEG-019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