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條件: 政策、教育和市場

蘇章盛從政策、教育和市場三方面分析,認為香港發展高科技工業的條件不足。
一、港英殖民時代,政府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政府與工業界關係疏離,只局限於稅收層面。蘇章盛長年向政府爭取豁免科研稅項,但不得要領。蘇章盛以美國蘋果公司在新加坡設廠為例說明,新加坡政府向蘋果提供稅項優惠,令蘋果在當地順利設廠,帶動電子科技的轉移。對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等工業支援機構,蘇章盛懷疑兩者的作用。蘇章盛認為,貿發局主要支援紡織業,專注於配額等貿易宏觀政策,所提供的國外商業資訊亦不全面。生產力促進局與工商界溝通不足,推行新政策流於主觀,拓展商機成果有限。該機構轄下雖有電子科技的研究部門,但未能針對性地支援電子企業。蘇章盛以台灣的電子科研機構為反例說明,當地的研究所分工細緻,每種電腦部件(硬盤、底板、數據機等)各有研究團隊,研發者回饋新產品的部分版稅收入,用作機構的科研基金。蘇章盛提及政府的工業用地政策,指出工業邨和科技園局限於廠房出租,針對性的配套不足,例如工業邨的批地標準自成一格,未必滿足工業需求。
二、蘇章盛認為,專上學府課程未能與工業界接軌,畢業生不能滿足廠商的需求,例如電子學系只教授應用不多的理論科目。蘇章盛認為,大學與業界欠缺溝通,大學教授較少為工業人士開課,而資深工業家亦鮮到大學教授專科。大學與業界的合作只限於安排大學生到企業實習。2000年,依利安達曾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成立科研培育中心,可惜未見有顯著成效。蘇章盛認為,大學對科研熱忱不足,另外個別教授往往因版稅及股份問題不願與企業合作,導致科技結果未能走出實驗室的小天地。
三、電子業屬資本或技術密集工業,投入成本高而回報期長。蘇章盛認為,本地市場小,廠商欠缺動力投資電子科技。理想的電子廠房是佔地廣的平房,廠房若處於高層,較易引發震盪,影響機器和生產。香港地價高昂,是電子業發展的桎梏。蘇章盛談及商會的角色,認為商會一般對技術開發的作用不大。蘇章盛曾經與生產力促進局總裁鄧觀瑤籌組關鍵零部件協會,與內地及海外同業交流技術。

受訪者
公司 依利安達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日期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29分1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資料來源 香港記憶計劃口述歷史訪談
儲存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DAVIDSO-SEG-020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