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的香港針織業、紡織業不同部門的聯繫: 紗廠、花紗公司、布廠和製衣廠

1950年代針織廠最多設置機器50至60台。1950年代起本地針織業起飛,機器功能和產量不斷提升。區坤祥父親的山寨廠只有舊式機器,每24小時只能出產100多磅布料,現時一般針織機每24小時能產布1000磅以上。舊式機器沒有自動停機功能,要用人手關機,一般由一名工人看管一台機器,舊機的缺點是產量低、運行慢、人力需求大。昔日父親在山寨廠看管機器,需要人手更換紗線;母親操作翻紗機,將一綑綑的線紗由小線球打成大線球,以備父親安上織機織布。
山寨針織廠資本低,只能投資買機器,無力購買原料,經營模式是承接製衣廠的加工訂單,製衣廠向針織廠落單時,同時要提供棉紗。1950年代香港已有棉紗供應,位於青山道的香港紗廠是本地著名的紗廠。紗廠是高投資行業,廠房佔地廣。由於採購量低,小型製衣廠不會從本地紗廠直接買紗,一般經「花紗公司」入貨。花紗公司是紗廠的代理商,可將棉紗拆散成小批量出售。製衣廠採購棉紗後,交予小型布廠加工。父親的山寨廠出產針織布,可用作縫製運動衫、圓領T恤等有彈力的成衣。按織布技術而言,布料主要分成針織布和梭織布兩大類。梭織不用織針,梭織布沒有彈性,包括斜布、恤衫布、燈芯絨、牛仔布等。針織和梭織屬於兩種技術不同的手藝,所用的機器結構不同,由兩類師傅操作。

受訪者
公司 日新織業公司
日期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11分4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資料來源 香港記憶計劃口述歷史訪談
儲存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ACC-SEG-005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