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線北移的背景和進程

1980年代出現勞工短缺問題,當年香港工業發展仍蓬勃,與內地改革開放同步。化工業並非勞動密集,因化工廠勞動較大,且廠房炎熱,田氏化工有限公司(田氏)全廠只聘用200人,未有即時受勞工短缺問題影響。惟工人屬技術工,訓練需時,工人流失對公司影響不小。由於香港的土地成本高漲,田氏客戶改到內地開廠,田氏考慮到就近為客戶供應塑料,又面對台灣的競爭,結果在1990年決定北移。田氏起初擔心內地經營環境,對北移態度審慎,打算往國外設廠,曾到馬來西亞考察。田氏在內地選址周詳,多次考察珠三角各市,最終拍板在交通便利的虎門建廠,於1992年正式投產。
田氏將屏山廠房機器陸續搬入虎門,直至1994年完成搬遷。虎門廠房另購新機器,廠房達45萬呎。薄膜和人造皮市場不同,田氏走專業路線,將兩大生產線分流,虎門廠房集中做人造皮,另於1999年在廣州設廠,專產薄膜。田氏認為虎門營業環境沒有規範,政府管理個人化,結果選在制度較規範的廣州另設廠房,面積達100萬呎。屏山廠房最多聘用200多人,東莞連同廣州廠房高峰期聘用600多人。田氏在廣州開廠後,內地生產量較屏山廠房時期增長約5倍。

受訪者
公司 田氏化工有限公司
日期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10分3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資料來源 香港記憶計劃口述歷史訪談
儲存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TINS-SEG-011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