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至1990年代五金和塑膠產品的演變

建業五金塑膠廠創辦人孫建超1948年從上海來港,初在工廠任職機械技師;1949年在旺角山東街創辦建業五金機器廠,替人維修機器,同時出產煲柄、煲的和煲嘴等五金工模,供應搪瓷廠和銻煲廠生產之用。1953年,建業開始生產祭神小紅杯、螺絲批、單車喇叭、光管燈腳等用具,產品混合五金和塑膠成分。建業在1950年代曾搬廠至豉油街和宋皇臺,於1960年搬入觀塘成業街,生產塑膠水杯和水壺。1964年,孫建超在觀塘鴻圖道買地建廠,開始生產金屬器皿。
1967年,建業推出不銹鋼餐廚具,例如刀叉、托盤、牛油碟、多士架、鹽盅和胡椒盅;1979年,建業的不銹鋼炊具面世,建業不斷改良生產技術、產品種類和外觀設計,在煲身加入傳熱層,引進砂鏡面混合拋光工藝,設計啞呤狀煲身。1996年,建業推出電水煲、咖啡壺等電器,引入流線型設計和伸縮手柄功能。1950年代,香港金屬製品計有剪刀、螺絲批和漱口盅等,廠家生產時多借鏡外國產品設計。五金產品隨着市場潮流演化,每3至5年即有新批產品推出。孫建超富有市場觸覺,每每能洞悉先機,配合潮流推出新產品,同時注重品質和技術改良,確保建業持續發展,建業數十年來鮮有品質和生產失誤。


受訪者
公司 建業五金塑膠廠有限公司
日期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11分2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資料來源 香港記憶計劃口述歷史訪談
儲存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SKL-SEG-003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