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0 項結果,共26025項結果 , 0.025s
縮小搜索條件
關鍵字source=collections 

找到相关结果约 26025条,用时0.025秒
1955年,羅履和調任興華電池廠的實驗室。1958年,實驗室師傅奉調曼谷,協助興華打理當地開設的分廠。當年港產電池在泰國面對保護主義問題,興華決定在當地設廠,免除重稅,兼享便宜工資之利。前任師傅赴泰國後,羅履和升格為師傅,其後長駐實驗室工作,直至1973年離開興華。1960年,羅履和奉調越南西貢,負責輸出技術,指導當地人生產乾電池。事緣1960年代,美國援助南越發展工業,指定數種日用品必須於當地生產。當時興華電池廠接美國Winchester公司訂單,代工生產「槍牌」電池。美國政府要求Winchester派員赴越南發展電池廠,但Wincheste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2010-11-16
踏入1970年代,香港電池業開始走下坡。原因:第一,內地不少個體戶開山寨電池廠,從大廠購入電池配方做包裝,出口香港和南洋,與港產電池競爭,例如廣州電池廠出產的555牌產品當年在港盛行。(不過,國產電池質量良莠不齊,部分國家禁止進口。)第二,香港工資成本上漲。羅履和在1970年代中經營國際電池廠,正面對其他行業爭奪勞工,短短幾年女工日薪從7.5元漲至12.5元,而且產品跌價,以致生意無利可圖。興華和蓋一生產規模逐漸縮小。  第三,電池廠作業骯髒,石墨粉嚴重污染空氣,引致肺積塵等職業病,而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2010-11-23
電池芯原料包括二氧化錳、石墨粉、氯化氨、氯化鋅等。工序先由專責部門混合二氧化錳和石墨粉,製成電池內黑物,再用機器壓成圓芯;交由女工加含氯化氨、氯化鋅的電液,讓黑物和電液混合成為電糊液,在電糊液凝結後封口,最後包裝入盒 。二氧化錳、石墨粉原屬煤狀礦物,磨成粉後可用於製造電池;氯化鋅是白色化學品;氯化氨又稱電鹽,可用作燃料。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2010-11-16
和平後,興華電池廠聘用300至400人,後期發展至千餘人。興華在旺角道3099地段自建廠房,面積逾1萬平方呎。老闆潘壯修早年於上海勷勤大學電機系畢業,後在從化管理發電廠。當年潘壯修年輕,不獲父老信任,日夜在家鑽研電池,在廣州開第一間電池廠,其後在梧州、香港、泰國、馬來西亞開辦第二至第五間分廠。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2010-11-16
羅履和認為,用工人身分形容自己,比用老闆身分貼切。羅履和憶述,時人普遍相信宿命,上天註定個人打工或創業之命途。羅履和生意失敗後,不少人事後孔明,指他是打工命格,即替人打工則順風順水,自主創業則諸事不順。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2010-11-23
羅履和加入興華電池廠後,先在鋅殼部學師,學習電池殼焊錫技術。電池殼工序包括裁鋅片、捲鋅片、煮錫、焊錫、塗合。學師四步曲是捲鋅片、紮殼底 、焊殼身、焊圈底。生產過程先由學徒將鋅片捲成筒型,交熟練工人焊接為圓筒型,接着用機器將圓圈嵌入封底(焊接圓圈技藝較高,由高級師傅經手),再注入藥粉和電糊液,最後封口成為電池。 山寨廠學師規定3年,學徒要兼顧師傅起居,生活刻苦。舊社會木工、泥水等手藝要求3年學師,前半期學徒做雜工,由師傅或廠方供養,後半期學徒幫忙賺錢。焊錫學徒起初技藝不精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2010-11-16
羅履和認為,創業生涯海闊天空,他有較多機會接觸不同人物和業務,相反在興華電池廠打工時生活刻板,全日困守廠房。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2010-11-23
興華老闆善於管理員工,從不當面指正犯錯工人。羅履和在興華電池廠由低做起,願意吃虧,負責洗廁所等雜活,深得老闆賞識。老闆加以指導和栽培,羅履和感激知遇之恩。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2010-11-23
梁佩貞生活忙碌,婚前忙於工讀,婚後忙於家事,沒有參加工會組織。梁佩貞在康城(音譯)布廠工作時經工友介紹參加港九紡織染業職工總會,人情難卻,沒有所謂得益。港九紡織染業職工總會為工友謀福利,部分工友入會。總會在荃灣,支會在觀塘、土瓜灣。梁佩貞年尾到港九紡織染業職工總會小賣部購物,平日有義工電話聯絡。 港九紡織染業職工總會活動有旅行、唱歌跳舞、會慶、春茗、齋宴等。每逢選舉,工聯會指示會員投票。梁佩貞搬家通知港九紡織染業職工總會,住老虎岩後停繳會費,重投職場再次加入港九紡織染業職工總會。梁佩貞做飲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2010-03-01
李蓮提及昔日土瓜灣工人的用膳辦法。 (一). 包伙食,即一組工人(約4、5名)集體訂飯餸,由包伙食人送來工廠門口,用膳後工人交還餐具。李蓮認為包伙食可節省工人用膳時間,當年午飯時間是1小時,工人請人包伙食,20至25分鐘便吃完,剩下不少休息時間。中午滿街都是運食物的木頭車,一組人的飯餸連餐具用布包裹,餸菜以碟盛放用銻蓋吸着,幾組人的伙食疊在一層。 (二).出外食飯。午飯時間工廠區街道有不少推車仔,載着各類飯餸,工人或站或座用膳。李蓮感慨這難以講究衛生,她曾吃過一粒釘,日後只好加倍小心。 (三). 帶飯。
  • 口述歷史檔案庫
  • 2010-03-19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