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訪問

口述歷史

  • 檢視
  • 塑膠業萌芽時期的原料商和廠家
    林亮在源興行有限公司任職時,源興行擴大塑膠原料業務,代理英、美、德、意等國出口的塑膠原料,再售予本地塑膠廠。林亮曾替源興行搜集美國塑料公司的資料,例如:Monsanto、Dow Chemical、 Rohm and Haas、Du Pont等。源興行曾代理英國Distiller Plastic Groups、Imperial Chemicals Industries、Saro(High Impact Polystyrene Sheet)、British Celanese(Cellulose Acetate)等公司的塑膠原料。同時源興行代理公仔頭髮(原料為Styrene,又名「Styrene Hair」)、生產牙擦的尼龍等。1960年,林亮獲Distiller Plastic Groups邀請赴英受訓。Monsanto、Dow Chemical等大型塑料公司早已在港設代理商。
    1947年起,香港已有小型塑膠廠,在源興行購入原料,生產匙羮、碗仔、梳仔、公仔、假首飾等產品,出口至南洋等地。源興行曾向威靈頓街麻將廠出售亞加力膠片(perspex sheet),膠片可用來製造麻將牌、招牌、燈罩、枱燈座、遮柄等產品。永新塑膠廠亦曾接單生產置於櫃台上的招牌座。戰後初年香港塑膠大廠由財力雄厚的上海廠家成立,包括開達、中元、遠東、寶法德等。寶源和遠東初期生產牙擦。早期本地塑料供應商則有華懋、和富、田氏、華新行等。華懋代理美國塑膠原料(US Chemical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666),和富和田氏主要生產PVC塑料。塑膠大王錢涵洲早年在上海設廠,1946/47年移民來港,在土瓜灣譚公道開辦中元塑膠廠,來港後初期生產碟、衣架等日用品。
  • 第一代塑膠廠家的艱難起步
    除了資金雄厚的上海廠家,1950年代香港玩具廠商大多出身寒微,創業時資金、技術和經驗不足,只能胼手胝足經營。林亮盡力替行家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幫助不少行家渡過難關。早年塑膠廠家普遍借貸,通常先向親友借款,仍未足夠則再借高利貸,以此營業興家,培育後人留學並返港建立事業。
    林亮提及四名行家的發跡事例,以引證香港早期的工業家都有拚搏精神,且經常有資金周轉不靈的問題,憑廠家間互相幫助渡過難關:一、林亮在源興行有限公司工作時,姓童廠家的工廠在偉晴街投產,廠內設有數部七五機(Three-Quarter Ounce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姓童廠家曾向源興行購買100磅原料,但未能按期支付300元費用,林亮透支一個月薪金填數;二、和富集團主席李宗德父親早年從寧波來港,在利園山腳搭建簡陋鐵蓬,用工業原料桶煮松香膠,將產品賣給麻將館;三、工業總會前主席孫啟烈父親孫建超戰後從寧波來港,在山東街租半邊舖,替人維修機器,當年無力安裝電話;四、汝州街某廠家安裝4台七五機,這些七五機只能啤出重0.75安士以下產品,廠家是天津人,出身於大中針廠,有一次無力支付500元廠租,林亮透支兩個月薪金,幫助廠家渡過難關。
  • 第一代塑膠廠家籌措資金辦法(二)
    早期塑膠業廠商除向銀行借貸外,同時要向高利貸求助。當時流行諺語:「剃刀門楣,出刮刮,入刮刮」,意指高利貸刻薄。政府未管制私人放貸,向政府告密者則不能再借。當年慣例是借貸者若不能還款,不能訴諸法律,放貸者亦不用威脅手段。當年放貸獲利豐厚,借貸者一般不獲發全額,如借10,000元,實際收6,000元,到期還款要一萬元,俗謂「九出十三歸」。廣東信託等小型華資銀行,有向華人廠家放貸的服務。
    當年林亮亦為不少細廠放貸,曾私自透支兩月工資,向源興行某客戶貨款500元。林亮以當年借貸給某商人5000元為例,說明高利貸有助廠家創業。林亮重申早年廠家創業時資金困難,借錢多為生意需要。1970年代玩具業興盛,廠家財力提高,不必再靠高利貸周轉。林亮只在有抵押時才向銀行借貸,多選擇滙豐銀行,雙方交情深遠,林亮一般獲批三成借款額,最高可達五成。廠家向小銀行借款,大多不必抵押,講究私人交情,造成銀行職員從中收受回佣,此情況尤以台灣為甚。
  • 1950年代至1960年代洋行居中操縱塑膠業
    1950年代,林亮除在源興行有限公司做原料生意外,兼營數間塑膠廠,頻密見客替各廠接單。林亮在塑膠業享負盛名,有把握開拓生意。當年外國玩具多未有註冊商標,本地廠商抄樣生產,如同日本過去模仿德國產品。本地玩具廠商多不諳英語,主要依靠洋行(出口商)接外國客戶的訂單。每當洋行接獲客戶來港消息,即通知廠商按時帶備貨辦上門自我介紹,以便客戶挑選生產商。林亮操流利英語,往往能捷足先登。林亮的客戶以英美入口商為主,後者專替K-mart 、Wal-Mart等大型百貨公司訂貨進口。早年洋行職員慣收廠家回佣,若無回佣,會將廠家的貨辦交別廠依樣生產,行內俗稱「飛單」。
    林亮談及一次給洋行飛單的經驗:林亮的工廠某產品暢銷,但因洋行壓價致無法交易。林亮麾下營業員因一時貪念,向另一間工廠推介產品,對方接納並付諸投產,再由洋行向外國客戶推銷。交易揭發後,林亮表示不欲與洋行繼續合作,並向洋行提出善後條款:一、取消原來訂單;二、重新替林亮公司落單;三、毀滅貨辦。洋行如不接納,林亮則訴諸法律,最後洋行無奈接納。林亮永不錄用該違規營業員。當年雖無註冊商標的法規,林亮仍有足夠理據控告。林亮把洋行的不當告知行家。林亮認為早期本地廠商知識水平低,容易為洋行操縱,遭飛單者難以追究。曾有猶太客戶罵哭某廠家,斥廠家價錢不合理,林亮發動同行,不再光顧介紹該猶太客戶的洋行。林亮不容忍侵權事件,曾有兩件註冊產品遭抄襲,林亮告發行家,開玩具業先河。林亮對客戶公正處事,深得尊重。林亮至今已訓練30多名伙記創業。
  •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大小塑膠廠分庭抗禮,各自成立商會流通消息
    昔日塑膠和玩具廠家團結,彼此經常聚會和交換消息。最早成立的商會是香港塑膠商會(下稱香港會),由較成功的大廠組成,每月組織雀局聚餐聯誼,細廠則未獲邀請入會。細廠自組港九塑膠製造廠聯合會(下稱港九會)和潮僑塑膠商會(下稱潮僑會)。港九會成員多為草根出身,大家易於合攏。大廠與細廠接單方法不同。第一,細廠老闆聯袂往洋行見客,由客戶帶來多種產品款式,香港廠老闆協調不同產品款式訂單的分配,氣氛融洽,當年生意應接不暇,行家競爭較小;大廠直接請客戶到公司會面,再請客戶晚膳維繫感情。第二,細廠老闆每日帶同貨辦見客,眾行家在見客完畢後茶聚,大廠則派營業員見客接單,較少與細廠老闆應酬,大細廠便逐漸形成不同圈子。外國客戶大訂單一般交大廠生產,客戶如有意扶植某細廠,破格送上大單,便造就細廠興盛起來。細廠生產成本較低,貨價較便宜,吸引客戶。林亮身兼香港會和港九會榮譽會長,同時與潮僑會友好,故深諳不同的營業手法。港九會廠家經常在中環建國酒家飯聚,帶頭公司有大南、振光、新生、振業。1996年,林亮亦加入新成立的玩具廠商會。
  • 田氏化工與下游加工廠家
    田家炳來港設廠初期只生產薄膜,不再製造樹膠產品。開廠和營運資金多來自儲蓄,雖有原料商和銀行支持,但主要靠本身實力。1962年,田氏化工有限公司(前身田氏塑膠廠,簡稱田氏)於長沙灣荔枝角道建工業大廈,以低價租給買田氏薄膜的加工廠,樓下是塑料貨倉,樓上是開料和印花工場,這樣結合多重配套,減低下游廠家的物流和倉儲成本,促進下游工業發展,使香港下游工業足與台灣同業競爭。香港政府駐外工商代表替田氏推廣,同時田氏在文咸東街設展覽室,向外商展示香港下游廠家的產品和聯絡方法,田氏以低價提供中介服務,協助加工廠家推廣業務。田氏建廠前,本地塑膠加工廠從日本和台灣輸入薄膜,田氏供應本地製造的塑料後,促進本地的塑膠加工業。田家炳來港後生產的薄膜較在印尼時代大有進步,田氏薄膜略優於台灣,略差於日本。本地廠家對塑料一般要求不高(生產吹氣公仔除外),重要是加工過程。
  • 本地主要塑料薄膜廠家
    田氏化工全盛時期有4至5個對手,如「聯僑」、「翡翠」等,但當中有2至3間只經營數年。僑聯僑由黃保欣創辦,在港設廠歷史悠久,生產PU人造革(主要應用於手袋),主要業務是原材料買賣。「陶氏化工」屬國際化工廠,專做原材料PS粒(可用於生產硬片)。陶氏產品屬化工原料,田氏薄膜是陶氏化工原料的加工製品。塑膠業加工分三層:化工原料-工業產品-消費產品。田氏採用的化工原料從外國進口,化工原料廠需地甚廣,且屬於資本密集工業,香港不具備條件,故從來沒有PVC原料製造商投資設廠。翡翠的廠房在屏山(田氏化工側),聯僑廠房在觀塘高層樓,生產線分散,運作不便,兩廠規模較小。田家炳在印尼時期所設廠房規模較小,來港後所設廠房已增產2至3倍。
  • 塑膠製造廠和塑料廠的生產北移
    台灣塑料業生存意識強烈,早年已在內地設廠;田氏化工有限公司只能跟隨北移,否則失去橋頭堡,競爭上處於劣勢。八十年代勞動密集的塑膠加工廠先在內地設廠,工業原料廠稍後跟隨。內地開放初期制度不完善,不少下游廠家轉移東南亞和非洲開廠;至制度逐漸規範化後,才返回內地生產,現時競爭者過多,加上政府收緊法例管制,細廠如不轉型則難以生存,例如要發展內銷。細廠發展內銷後,田氏要亦步亦趨,涉足不熟悉之內銷領域,與內地企業合作。
  • PVC塑料加工業歷史回顧
    捷成PVC軟膠製造廠創辦人陳華昌回顧香港PVC製造業的歷史: 1953/1954年是行業的萌芽,廠家開始用高週波機生產PVC製品,包括文具、文件袋、筆袋、背包類等,廠家從台灣和日本等地輸入原料,1959年代田氏化工來港設廠後,逐漸改用田氏PVC薄膜為原料。產品基本隨客戶要求演變,後期配合卡通潮流,廠家生產牌子製品。 早期同行廠家資金微薄,規模和業績未上軌道,難以向銀行借貸,只能請供應商申請貨期,或借財務公司的高利貸濟急。高利貸利息可高達每週二、三十厘,廠家一般透過同行轉介借款。1980年代是PVC製造業高峰,產量如同其他行業衝頂;但技術方面太多突破,只是生產電子化和自動化,提高效率和減少人力,機器外形趨向美觀。1990年代後行業走向尾聲,本地廠家將生產線北移,部份公司同時將採購、工程、營業等部門撤離,香港在生產鏈的統籌角色趨於沒落。近年,不少內地港資公司已由內地同行接手,這些經營者的學歷高於香港創辦人,標誌着香港PVC行業的消失。陳華昌感嘆本地工業沒落,就業市場職位收縮,令本地青年人就業困難。
   添加選中藏品到我的收藏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