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訪問

口述歷史

  • 檢視
  • 鄭致平: 1950年代中央紡織的廠房設置及生產
    中央紗廠由中央紡織開辦,中央紗廠早期位於荃灣青山道,廠房樓高5層。1957年,中央紡織籌備開設紗廠部門。1958年,中央紗廠投入運作。中央紡織為擴大產能,於1959年在荃灣買入填海地皮(沙咀道8號)。1962年,中央紗廠和中央布廠從青山道遷往沙咀道新廠房投產。中央紡織24小時運作,初期分為兩班,每班12小時,後期改為三班,每班8小時。中央布廠起初備有梭織,第二代接手後曾引入針織染的設備,開創針織布料的生產銷售。中央紗廠的棉花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美國,成紗主要賣給本地布廠,部分供應自身布廠部門。中央布廠開辦時,出產斜布、卡其布、胚布,出口英國和南洋;其後開始以精梳棉紗織出防雨布,供應英國的雨褸廠。
  • 中央紡織的家族繼承、發展沿革、技術演進、技術員工背景
    中央紡織創辦人是吳文政,吳文政曾於上海經營小型紗廠,及後遷港先成立中央布廠,稍後再辦中央紗廠。當年大部分紗廠均兼營布廠,例如南海紗廠、南洋紗廠等;純粹紡紗則以香港紗廠為代表。中央紗廠起初在行內只屬細廠,人才和品質不及大廠。1960年代中期,企業第二代吳中豪接班,吳中豪幼年負笈英倫,在倫敦大學修讀機械工程,並在父親指示下學習管理知識。1967年至1968年,吳中豪引進針織布料的生產及銷售,其時鄭致平已升為主任。早期中央紡織的管理體系參照上海,廠內機器則來自日本,產品以「紅雙囍」為品牌,當年中央紡織只需緊貼市場需求即能大規模生產,例如生產「的確涼」布料等。
    1970年代後期起,鄭致平開始參觀紡織機械的國際展覽會,接觸世界最新款機器,並參觀歐洲的新型紗廠,開始選購歐洲最新型紡紗機械。中央紡織從引入新機器為契機,不斷研發新布種和棉紗,務求與台灣、韓國等同業競爭。1980年代至1990年代,鄭致平多次赴日本觀摩,參觀當地紡紗廠,了解橡筋紗的生產原理,同時購置日本機器加以改良。1990年代初,中央紗廠推出橡筋紗,用於生產彈力牛仔布,成為第一間製造橡筋紗的本地紗廠。鄭致平回顧中央紡織的技術演進,認為機器改良是發明新品種紗布的關鍵。2005年,企業第三代吳柏年開始接班,吳柏年是吳中豪兒子,早年在英國倫敦大學修讀化工及會計。從2000年代起,中央紗廠加強與學術界聯繫,共同研發新產品,例如改進棉紗的柔軟度。
    數十年來,鄭致平在中央紡織主管生產技術。中央紡織廠內的管理層和技術人員教育背景不同,部分在本地院校畢業,部分在上海修讀紡織專科,部分留學英、美和日本。鄭致平認為,各人背景雖異,但在實際工作上無分軒輊。
  • 1970年代後中央紡織生產線變化(一):引進針織、投資內地布廠、生產牛仔布
    中央紡織以往大部分時間出產白布或胚布,出品的胚布交由本地染廠印染,再賣給本地製衣廠。中央紡織以梭織布廠開始,1960年代曾引進針織。針織生產時要先染紗,中央紡織增設印染部門。1980年代中,政府開始推行環保政策,中央紡織因缺乏廠地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在1988年至1989年結束針織部門,從事針織約20年。
    1990年代初,中央紡織在內地投資紗廠。事緣湛江有國營廠邀人合伙,並有現成廠房提供,中央紡織經熟人介紹與該廠合作,1993年起將香港廠房舊機器搬至湛江,交當地紗廠大量生產較易處理的品種,減低生產成本。鄭致平認為初期內地同行工作習慣不同,故以較簡單易做的產品開始。
    近年政府對減少環保污染的要求大大提高,導致本地染廠不斷結業。中央紡織約於2002年改為生產牛仔布。生產牛仔布前要先染紗,相較生產白胚布的工場,生產牛仔布的工場衞生環境較差。以往一般大型紗布廠主要出產白胚布,規模較小的廣東廠則主力生產牛仔布。鄭致平回顧中央紗廠數十年的經營,認為公司要不斷改善機器和產品,不能固步自封,否則即使大廠亦難以生存。
  • 中央紡織銷售方式和出口市場的轉變
    中央紡織長年生產白胚布,早期的銷售形式由買家主導。客戶主動聯絡中央紡織廠方,提供布辦指示廠方投產,亦有美國客戶以OEM(代工生產)形式與中央紡織合作。近年中央紡織直接向客戶推銷布辦,為本地和日本的製衣廠提供布料。2002年,中央紡織向牛仔布的生產轉型後,加強接觸時裝市場。2005年,中央紡織首度赴法國參加「PREMIERE VISION」展覽會,在會場向各時裝名牌展示布辦,供這些時裝名牌挑選和訂貨,以展覽會為銷售橋樑。近年馬莎百貨向中央紡織訂購牛仔布生產男裝,中央紡織是世界首批廠家用T400(彈性長絲)做牛仔布,該布特色是可造出富360度彈性且舒適的牛仔褲。
    昔日中央紡織的牛仔布用紗主要供應本地牛仔布廠,1990年代開始出口日本。橡筋紗是1980年代末引進的紗種,中央紡織初期從日本進口橡筋,現在反而向日本出口橡筋紗。日本布廠對紗線品質要求較高,中央紡織要不斷改善品質。除了牛仔紗和橡筋紗外,其餘的紗種亦有向印度、美國、瑞士、泰國、比利時等國出口。
  • 1970年代後中央紡織生產線變化(二):廠房搬遷、工人福利、生產自動化、產品轉變
    中央紡織分為紗廠和布廠兩大部門,中央紗廠已遷址荃灣沙咀道工廠區,中央布廠搬到荃灣江南工業大廈地下。昔日政府在荃灣填海,為大量紗廠提供廠地。鄭致平認為在工業化時期,經營紗廠者獲視為當時的主要工業家,港督麥理浩、衞奕信曾參觀中央紡織的廠房。昔日中央紡織設有工人宿舍,位於現在荃灣大會堂對面的唐樓。廠方購入該唐樓的4樓(部分)和5樓(全層),設置38個單位,供200至300名工人免費住宿,廠方亦派廠車到屯門和觀塘等地接送非留宿工人上班。中央紡織實行三班制,上夜班者多為男工。早期客戶對製品要求不高,中央紡織採用大量生產模式,對勞動力需求大。紡織工人流動大,轉廠之事時有發生,廠內工人亦經常到附近工廠加班。中央紡織面對勞動力短缺,曾聘用孟加拉及越南難民做非技術勞工,近年又在內地輸入技術工人及專才。1970年代末,鄭致平定期參加德國展覽會,了解外國新式機器。中央紡織走向生產自動化,購入外國高價機器,並將部分機器加以改良,逐步以機械自動化減少人為錯誤,提高品質,例如中央紡織近年購入瑞士機器,改良內部設定,以便大量生產牛仔紗。
    中央紡織近年的產品走向多樣。1990年代初,開始生產橡筋紗,曾吸引其他公司派「間諜」入廠偷師,現在中央紡織內地廠房亦有間諜。近年理工大學有不少專業研發項目,提升中央紡織的紡紗工藝。中央紡織2000年代起主動向時裝名牌推銷,2005年更開始參加法國時裝展覽會,在會場推銷布料。除了時裝公司外,中央紡織亦向政府部門投標,推銷有特別性能的布料。
    鄭致平回顧中央紡織半世紀的發展,他認為生產橡筋紗時期是最興旺的時期,當時橡筋紗是獨市生意,供不應求。近年本地紡織業走向沒落,中央紡織亦能勉力維持。由於內地紡織廠生產成本低,香港同業難以競爭。本地紗廠面對經營環境惡化,為求減少成本,只能不斷外遷。
  • 香港紡織業式微
    1970年代以後,台灣和韓國相繼發展紗廠,對香港同業構成競爭,同時紗廠地皮漲價,不少紗廠改以出售廠地套利。在香港經營紗廠資本投入大,大多要自建廠房,而廠房內需安裝防塵和空調等設備,令紗廠搬遷成本大。目前中央紗廠在湛江的廠房規模只達2萬錠,而內地的紗廠規模是全球最大,鄭致平擔心中央紡織難以在內地長期立足。
  • 中央紗廠和布廠管理及技術員工的背景、職責。戚務華在中央布廠的事業路徑
    戚務華去非洲前任職中央紡織有限公司布廠保全,於1973年從非洲回中央布廠做工程師,工作範圍主要協助管理整個布廠。中央紡織部門的分工:鄭致平是廠長,負責紗廠的生產;許浩是副廠長,主要負責布廠生產。許浩來自上海,一向從事紡織業,雖無讀過紡織,師承師傅,具有經驗。中央紗廠制度:廠長之下副廠長,再下是工程師。
    中央紡織的生產要經過安排,工程師依訂單要求安排生產。工程師的工作範圍廣泛,負責機械方面的工作,兼顧生產的規劃、安排、設計,管理工人、產品品質,還有計算產量、成本等。許浩退休後,戚務華便負責中央布廠全部管理工作。1989年,中央布廠搬來現址,戚務華正式做中央布廠的廠長。
  • 中央布廠的歷史和發展:搬廠、添機器、針織業務、提升品質
    1989年,中央布廠搬來現址。中央布廠搬廠除因為廠房需要擴充,也因為廠房舊址位於中央紗廠的2樓,中央布廠在1985年添設新噴氣布機後,噴氣機速度高運轉時震動力大,使地面和整座廠房大廈震動。中央布廠為了減低震動,決定搬到現址地下。
    中央布廠搬廠後,積極更換布機。因新布機佔地較大,便淘汰舊布機。1995年,中央布廠已全部更換無梭機。新機較寛,車速快,可生產較闊的布,亦可提升產量,從而降低生產成本。中央紡織曾經營針織廠,但中央布廠沒有參與針織生產業務。針織廠因經營問題,後來結業。戚務華認為針織不能代替梭織。針織不用漿紗,工序較少,成本低。現在,內地有很多針織廠,部分屬家庭工業,成本較低。後期市場要求布的品質提升原因。以前市場對布的品質要求不高,後期由於紡織技術提高,市場供應多,競爭增加,布廠需提高布的品質。這個趨勢由1980年代初出現,至2000年尤其明顯。以前香港的紡織廠有40多間,現在只剩下2間,包括大興紗廠和中央紗廠。現在經營困難,很多香港廠搬去非洲、印度、印尼、斯里蘭卡等地。紡織廠若不敵競爭,便遭淘汰或要轉型。
   添加選中藏品到我的收藏庫